
當前位置:首頁 > 技術文章
本文發表于《OrganicProcessResearch&Development》,作者團隊來自大連理工大學,聚焦1,3,2-二氧雜環戊烷-2,2-二氧化物(DTD)的高效合成難題,提出以固定床反應器為核心的連續化工藝,通過催化劑選型、反應參數優化與分離系統設計,解決了傳統工藝效率低、污染重、產物易水解等問題,為DTD工業化生產提供了綠色可行的技術方案。一、DTD的重要價值與傳統合成痛點核心應用場景鋰離子電池領域:作為SEI膜形成添加劑,可提升電池低溫性能、循環壽命和安全性,...
11-6
引言固體“攔路虎”,困住多少光化學生產?在光化學合成的工業化進程中,除了傳質、光照、效率等傳統難題,固體進料不暢與反應過程中生成固體這兩大痛點,更是讓眾多企業束手無策。不少反應體系中,原料本身是固體顆粒,傳統設備常出現進料堵塞、混合不均的問題;更棘手的是,部分反應會生成固體產物或副產物,這些固體易附著在反應釜內壁、光源表面,不僅影響傳熱傳質效率,還會導致光照衰減、設備清洗困難,嚴重時甚至迫使生產中斷,成為制約光化學反應穩定量產的“隱形障礙”。布瑞利斯連續釜式光反應器,憑借對工...
10-27
一、動態管式反應器儀核心原理:連續流動驅動高效反應動態管式反應器儀通過管道內連續流動實現化學反應,其核心邏輯是:連續進料與出料:反應物以穩定流速注入管道,在流動過程中完成反應,產物同步排出,形成穩定的生產線。動態混合強化傳質:通過內置螺旋葉片、靜態混合器或脈沖裝置,打破傳統層流邊界層,使物料形成螺旋流或湍流,徑向混合效率提升3-8倍,相界面更新速率提高2-5倍。精準參數控制:實時調節溫度、壓力、流速及停留時間,確保反應在最佳條件下進行。例如,乙烯裂解反應中,通過精確控制管內溫...
10-15
在光催化降解、有機合成、能源轉化等領域,傳統間歇式光反應設備存在反應效率低、產物分離困難、無法連續生產等問題,難以滿足科研規模化研究與工業量產需求。連續光催化反應儀實現了光化學反應的高效化、連續化與自動化,成為光催化領域科研與生產的關鍵設備,為光催化技術的產業化應用提供有力支撐。反應儀的核心競爭力在于連續流反應設計與高效光催化系統的結合。設備采用管式或微通道反應結構,反應流體在密閉通道內連續流動,與傳統間歇式反應相比,反應界面更大、傳質效率更高,可使反應時間縮短50%-80%...
10-13
在有機合成領域,二芳基醚是一類至關重要的結構單元,廣泛存在于天然產物、藥物以及農用化學品中。長期以來,科研人員一直在探索高效合成二芳基醚的方法,其中Pd催化的C-O交叉偶聯反應是常用策略之一。然而,傳統方法依賴不溶性無機堿,導致反應體系異相,不僅在不同規模和實驗室間重現性差,還與許多現代賦能技術不兼容。不過,MartynaI.Ostrowska、JamesA.Morris和LiamT.Ball團隊的最新研究帶來了突破性進展,他們開發出一種均相Pd催化的酚類與芳基三氟甲磺酸酯的...
9-3
連續流板式化學反應器憑借板式微通道結構的高效傳質傳熱特性、連續化操作能力及精準過程控制優勢,突破了傳統間歇式反應釜在規模化生產中的效率瓶頸,已成為精細化工、醫藥中間體、新材料等領域實現工業化連續生產的核心裝備。其應用場景高度適配需要高效反應、精準控溫及安全可控的化工生產需求,具體覆蓋以下關鍵領域。?1、精細化工領域:高效合成的生產主力在精細化工行業,連續流板式化學反應器是實現染料、香料、催化劑等產品高效生產的關鍵設備。針對染料合成中常見的重氮化、偶合反應,這類反應具有放熱劇烈...
8-22
連續氫化平行反應儀結合了連續流動技術與平行反應理念,通過多通道同步反應實現高效、精準的氫化實驗。其核心工作原理可歸納為連續流動強化傳質、平行反應提升效率、智能控制保障精度,具體分析如下:一、連續流動體系:強化傳質與反應效率微通道反應器設計儀器采用微通道結構(通道直徑通常為0.1-1mm),通過增大比表面積(可達傳統反應釜的1000倍以上),使氫氣與液相反應物在微尺度空間內充分混合,傳質效率顯著提升。例如,硝基化合物還原反應中,傳統間歇式反應需6小時,而連續流系統可將時間壓縮至...
8-5
在精密流體輸送領域,定制高壓注射泵用恒定的壓力脈搏推動著特殊介質穿越微觀通道。這款根據特定工況量身打造的設備,正在突破標準產品的性能邊界,為制造提供動力解決方案。核心部件采用航天級硬質合金材料,經鏡面拋光處理的表面粗糙度達到納米級別。伺服電機驅動的柱塞副配合間隙密封技術,實現壓力波動控制在±0.1MPa以內。某半導體封裝企業使用的超純水輸送系統,正是依托這種精密控制,確保晶圓清洗過程中無微粒析出。雙單向閥串聯設計有效消除脈動現象,配合緩沖蓄能器形成平穩的流量輸出...
7-28
連續光催化反應儀的選型需圍繞光源匹配性、反應器結構適應性、溫控與攪拌系統穩定性、擴展性與智能化四大核心參數展開,結合科研探索與工業生產場景的差異化需求,提供精準配置方案。一、光源匹配性:波長與功率的精準適配光催化反應的核心驅動力是光源能量與催化劑吸收光譜的匹配。選型時需明確以下兩點:波長范圍紫外光源(100-400nm):適用于TiO?、ZnO等寬禁帶催化劑,激發其產生高活性電子-空穴對。例如,低壓汞燈(254nm)常用于空氣凈化、水處理等場景;高壓汞燈(365nm)則覆蓋更...
7-17
一、研究背景與目標環丙沙星是世界衛生組織(WHO)基本藥物清單中的氟喹諾酮類抗生素,廣泛用于治療細菌感染。傳統合成方法存在反應時間長(拜耳公司1980年技術需24小時,樹脂負載法需100小時)、效率有限(總產率49%-57%)等問題。本研究旨在通過連續流合成技術,實現環丙沙星的快速、高效多步串聯合成,縮短反應時間并提高產率。圖1鹽酸環丙沙星的逆合成二、核心成果1.高效快速合成:以簡單原料為起點,通過5個流動反應器完成6步連續化學反應,總停留時間僅9分鐘,經后續2步離線處理(酸...
7-17
在環境凈化與能源轉化領域,連續光催化技術為解決污染難題、實現可持續發展注入強勁動力,其優點盡顯環保與高效魅力。從反應效能來看,連續性是其突出特質。相較于傳統間歇式光催化,連續光催化能持續穩定運行,無需頻繁啟停裝置。在處理污水時,可不間斷地對流入的廢水進行凈化,只要光源穩定供應,催化劑保持活性,就能一刻不停地分解水中有機污染物,將毒性大、難降解的物質逐步轉化為無害小分子,如把印染廢水中的染料分子持續“拆解”為水和二氧化碳,保障出水水質穩定達標,大幅提升污水處理量與效率,滿足大規...